
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?赚的不少但就是存不下钱,一到月底就焦虑;看到喜欢的东西不管不顾就买,事后又后悔;总觉得赚钱太难,却从没搞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。其实啊,这大概率是因为你对“钱”没概念。
今天咱们就聊聊,为什么人一定要对钱有概念,以及怎么建立这套让你从容搞钱、花钱、攒钱的认知体系。
01. 对钱有概念,是掌控生活的核心密码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有些人赚得不多却能过得从容,有些人收入不低却总陷入财务焦虑?答案很简单,就是对钱的认知差异。
① 对钱没概念的人,要么被欲望牵着走,辛苦赚的钱全花在华而不实的地方;
② 对钱没概念的人,要么被现状困住,不敢花钱也不会赚钱,永远在焦虑里打转。
③ 对钱有清晰认知的人,既能把当下的开支规划得明明白白,又能为未来铺路,还能主动去创造财富,活得那叫一个从容有底气。
02. 金钱认知的四个阶段,带你一步步升级财富思维
想要真正掌控钱,得经历这四个阶段,咱们一个一个说。
第一阶段:看懂钱的真实价值
很多人花钱只看数字,却从没琢磨过钱背后对应的生活成本。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:
① 一次30块的打车费,差不多是一个月的公交钱;
② 一杯35块的拿铁星巴克,能买一箱牛奶;
③ 一双1500块的AJ,够一家三口一个月的伙食费,还能换5斤猪肉、30个鸡蛋,或者10斤大米加一桶油;
④ 一部一万多的苹果手机,差不多能配齐空调、洗衣机、电视机、扫地机这些一整套家电。
你看,要是搞懂了钱能换这么多实用的东西,还会稀里糊涂把钱乱花吗?
第二阶段:建立正确的消费观
“有多少能力就花多少钱”,这是最朴素也最管用的花钱原则。别信那些“会花才会挣”的鬼话,前提是你得真能挣到啊。
之前有个朋友,月薪就5000,却被“精致生活”洗脑,跟着同事买轻奢包、戴智能手表,每月要还3000多的分期贷款,没几天就被催款电话逼得焦头烂额。
消费不是攀比,更不能超前。认清自己的能力再花钱,才是对生活负责。
第三阶段:培养攒钱意识
可能有人觉得,一个月存个几百块没啥用。但你算算,一个月存800,一年就是9600。这笔钱看着不起眼,关键时刻却能帮大忙:
① 突然生病住院,能垫付初期医药费;
② 孩子突然要交兴趣班学费,家里周转不开时能解燃眉之急;
③ 行业不景气面临裁员,能给你两个月缓冲期找新工作。
攒钱从来不是抠门,是为生活攒安全感,这就是聚沙成塔的力量,也是应对意外的底气。
第四阶段:主动创造财富
现在是互联网时代,只要你有上网的条件,就别说不知道怎么搞钱,那多半是懒或者逃避的借口。
搞钱的方式多了去了:
① 出售技能:会PPT、会作图、会视频剪辑,就能帮人代做、教人学习;
② 出售爱好:喜欢宠物就做上门喂养,拍宠物视频带货;
③ 出售时间:工作之余跑滴滴、送外卖,或者代写文案、代做剪辑。
一定要试试工作之外的赚钱方式,只有亲身体验了,你才会懂市场交易的逻辑,看清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。
03. 为什么大多数人对钱没概念?这三个原因很关键
既然对钱有概念这么重要,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停留在没概念的阶段呢?
原因1:只看数字不看价值,花钱稀里糊涂
很多人花钱就盯着价格标签,从不算算这笔钱能换来多少实用的东西。把钱花在虚荣消费上,回头又抱怨存不下钱,就跟拿着买粮食的钱去买零食,饿肚子了才后悔,却从没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。
原因2:被欲望绑架,陷入超前消费
商家天天鼓吹“精致生活”“及时满足”,不少人就被冲昏了头,刷信用卡、借网贷也要买超出能力范围的东西。可超前消费的快感是暂时的,还债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,最后只会把自己拖进财务泥潭。
原因3:害怕改变,困在单一收入里
很多人一边抱怨工作枯燥、工资太低,一边又拒绝尝试额外的赚钱方式,觉得麻烦、没时间。长期守着单一收入来源,抗风险能力弱不说,还会错失很多成长和机会,慢慢就被时代甩在后面了。
04. 建立金钱认知,不是让你当守财奴,而是建立财富良性循环
对钱有概念,不是让你变成守财奴,而是帮你建立一套“赚钱-花钱-攒钱-再赚钱”的良性循环。
① 看懂钱的价值,你就不会乱花钱;
② 匹配能力消费,你就不会陷入负债;
③坚持积少成多,你就有了安全感;
④主动创造财富,你就掌握了主动权。
行动起来!从今天开始,你可以给自己定这三个小目标:
1. 算一笔价值账:看看自己上周的消费里,有多少是可花可不花的;
2. 定一个攒钱计划:哪怕每月只存100,先行动起来;
3. 找一个变现方向:想想自己有什么能变现的技能或爱好,试着接个小单,迈出第一步。
你一定要对钱有概念,赚的每一分钱发挥最大价值;对钱没概念,再高的收入也会被挥霍一空。别再用“运气不好”掩盖认知不足了,真正的财富自由,从来都是从对钱有概念开始的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