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面系列用最直白的方式读解了资产负债表,今天我们来聊聊第二张财务报表——利润表(也叫损益表)(赚了还是赔了?)
把利润表想象成你开小卖部收支账单:在一段时间内(比如一年、一个季度)赚了多少钱?花了多少钱?最后是赚了还是亏了?
小卖部老板的年度算账三部曲:
第一步:算总收入(今年卖货卖了多少钱?)
营业收入:卖东西/提供服务收进来的钱。(所有卖货的钱)
可乐、薯片、文具……现金+扫码收入,全年总共100万。
第二步:算总花费?(挣这些钱付出了多少代价?)
花费分成两大块:硬成本+杂费
1、硬成本(进货价)(进货花了多少钱?)
营业成本:为了生产/提供这些东西直接花的钱(比如材料、工人工资)。(做生意的直接成本花了多少?)
全年进货总支出60万。
毛利润 = 营业收入 - 营业成本:这笔生意本身赚的“毛钱”。(这笔买卖本身赚了还是亏了?)
毛利润=100万-60万=40万
2、杂费(经营铺子的各种开支)(维持生意花了多少杂钱?)
销售费用:促销、打广告、销售员工资等花的钱。(卖东西花了多少推广费?)
发传单、平台推广费,花了5万。
管理费用:管理人员工资、办公室租金水电等花的钱。(维持公司运转花了多少管理费?)
房租+店员工资+水电,花了15万。
研发费用:搞新产品、新技术花的钱。(搞研发花了多少钱?)
财务费用:借钱要付的利息等。(借钱花的利息钱?)
贷款利息,花了2万。
杂费合计=5万+15万+2万=22万
第三步:算总账!(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?)
1、营业利润 = 毛利 - 销售费用 - 管理费用 - 研发费用 - 财务费用 (+/- 其他):公司核心业务赚了多少钱(还没扣税)。(正经做生意赚的钱)
营业利润=毛利润-杂费=40万-22万=18万
2、利润总额=营业利润±营业外收支(意外赚赔)(有没有外快?有没有倒霉事?所有钱加加减减后总共赚/亏了多少?)
卖纸箱赚了1万(营业外收入)
食品过期被罚款3万(营业外支出)
利润总额=18万+1万-3万=16万
所得税费用:赚钱了要交给国家的税。(要交多少税?)
3、净利润 = 利润总额 - 所得税费用:最后落到公司口袋里的钱!是赚是亏看这个数。(辛苦一年,最终是赚了还是赔了?赚/赔了多少?)
赚的钱要割肉交税!假如税率25%,交税16万×25%=4万
净利润=16万-4万=12万
一年辛苦下来,最后净赚了12万!这是老板能拿走的分红、或者投入铺子明年扩大规模的钱!
最直白总结利润表:
三步看清生意本质,公司这段时间卖东西挣了多少,为了挣钱花了多少(成本、各种费用),最后算总账是真金白银赚了还是赔了(净利润)。一张表看得清清楚楚。
利润表最应该关注什么:
利润 ≠ 现金!
赚了12万,但如果隔壁老王还欠赊的烟款10万(应收账款),实际到手的现金只有2万!(忙乎了一年,全给隔壁老王做了嫁衣)
毛利率高才是硬道理!
一包辣条卖3元,成本1元 → 毛利率67%!(核心竞争力指标) 。说明产品赚钱能力强。如果只有30%,可能干得累还不赚钱。
费用是利润杀手!
赚的钱是不是被“大吃大喝”花掉了?(管理/销售费用是否暴增)。 如果杂费涨到40万,那怕收入100万,最后反而亏2万!
净利润是起点,不是终点!
赚了12万,是拿去开分店?还贷款?还是老板自己买新车?这取决于铺子明年能不能更强大!
靠主业辛苦赚钱?还是靠卖房、政府补贴?(可持续性判断)
一句话记住利润表:
收入 - 成本 = 毛赚
毛赚 - 费用 = 正经赚
正经赚 ± 外快 = 总赚
总赚 - 交税 = 净赚 !
——这就是你今年到底挣没挣到钱!
记住这句话:利润表就像漏斗,收入一层层扣减,最后漏到手里的是净利润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